凤城着新装,处处皆春色——罗田县城春之印象

[露云娜] 时间:2025-04-05 10:40:58 来源:八面莹澈网 作者:反光镜乐队 点击:36次

要快速整理議題來擴展、發想時,可以從「究竟最終想要的是什麼?」開始思考,也是很有效的方法。

根據《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依據氣象預報,颱風暴風半徑於4小時內可能經過之地區,其平均風力可達7級以上或陣風可達10級以上時,縣市政府得發布停止上班上課。8日新北市中和區1位64歲婦女,因倒塌衣櫃壓住,送醫後死亡也列入災情統計。

凤城着新装,处处皆春色——罗田县城春之印象

台北市:停止上班、停止上課。至於另外5條8日實施預警性封閉的道路,由於颱風影響漸弱,9日上午8時已開放通行:台7線(明池至棲蘭):8日19時起禁止進入(只出不進),20時起實施道路全面封閉,9日上午8時已開放通行。公路根據公路總局資訊,目前道路災情一處:台7線北橫公路32.5K零星落石,待風雨稍歇進場清除。屏東縣:照常上班、照常上課。週五9日「中午後」北部、宜蘭:風雨持續,但晚上起就會明顯減緩。

距離遠的「中南部」中午後也要注意風向轉吹「西南風」所帶來的風雨,也就是颱風尾。《自由時報》報導,教育部統計利奇馬颱風暨8日地震災情, 校安中心統計至9日早上6時止,各受災學校共計74校2館所,以新北市26校較多,台北市23校次之,宜蘭縣13校再次之,初估金額244萬餘元。)「這,超扯,明天也不知道會不會有結果,是要等多久?」(否定:你擔心也沒有用,就等啊)如果還做不到如此同理,至少可以試著同意對方很難受,而不要用「沒那麼難受」的話語去回應對方,那會讓對方感覺「我不應該那麼難受」。

當一個人面對累積的壓力,無法控制的局面,或是暫時沒有答案的問題,可能連今天的每分每秒都非常難熬,一句「明天就會沒事了」其實聽起來非常遙遠。延伸閱讀吵架的藝術在於停下來,心理師親授五個吵架不傷感情的方法學起來。沒幫上甚麼忙,但其實這時候就是大忙。」(否定:你也太生氣了吧

在7月底港澳辦的記者會上,中國官員在回答有關解放軍鎮壓香港的問題時,要記者去看《基本法》。就算不談讓香港許多人反感的「中國因素」,中國治下香港的地位從過去聯繫華人世界與歐美貿易的最大商業口岸,淪落到廣東經濟圈的一部分,這讓香港的年輕人情何以堪?在這樣的形勢下,香港人自然會對中國治港的未來失去信心,動搖對中國的向心力。

凤城着新装,处处皆春色——罗田县城春之印象

因此讓香港在回歸後持續在經濟上保持「獨立」,不只是保障香港的經濟繁榮,也讓中國得到經濟上的對外窗口。比起港澳辦所提的「愛國教育」,這恐怕才是香港年輕人對中國離心離德的癥結所在。到了這兩年,已經傳出中國政府未來規劃將香港併入以廣東經濟圈為主的「粵港澳大灣區」。為了確保香港歸還中國後的經濟自由,因此英國跟關稅暨貿易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提案,讓香港在回歸中國後成為「獨立關稅區」。

從港澳辦官員的回答來看,中國在鎮壓香港的問題上,最在乎的還是如何盡量避免給外國留下「損害香港自治」的印象。現在的局勢可以說是香港回歸20年來因為經濟結構所造成的焦慮,透過這次的「反送中」抗爭一次爆發了出來。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獨立關稅區成立的條件必須是該個體在貿易事務上有「完全自治權」。香港成為獨立關稅區後,雖然政治上屬於中國的一部分,但在經濟上香港被國際看作是「獨立」的個體。

(中通社資料照片)中央社108年8月7日 反送中背後香港青年的焦慮,起因於香港「獨立關稅區」的重要性下降 不過中國在改革開放後,雖然政治上時緩時緊,經濟上卻盡力向全球化市場接軌。早年香港被稱為「東方之珠」,其繁榮背後的原因,就來自於香港在經濟上獨特的地位。

凤城着新装,处处皆春色——罗田县城春之印象

一但中國出現政治動盪,需要收緊國內的經濟自由,還是可以透過香港保有一個對外貿易的橋樑。而《基本法》中的相關規定是要香港特區政府「向中央請求」中國才會派出解放軍。

所以這篇文章就以這個關鍵為核心,分析香港反送中運動未來發展的可能性。也可以讓對中國有疑慮的外資,在香港設立據點保持跟中國的商業往來。1980年代中國的改革開放剛剛開始,中國能開放到什麼程度,開放的經濟政策會不會開倒車誰也說不清楚。沒有像過去的六四天安門事件或是中國歷次對待內部抗議那樣直接動員軍警鎮壓。基於這樣的考量,中國政府也同意英國的提議,造就了目前香港「獨立關稅區」的地位。但這些脈絡全都聯繫到一個關鍵,那就是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的前世今生,以及未來的發展。

Photo Credit: 中央社 香港逃犯條例修訂引發的爭議持續,示威者5日在7區集會,過程中各區都出現示威者堵路情況,其中黃大仙爆發激烈警民衝突,警方施放多枚催淚彈。作為英國的殖民地,香港享有英國保障的經濟自由,又享有大英帝國幾百年來建構的國際貿易網絡加持。

當跨國企業可以繞過香港,直接將「大中華區」總部設置在上海、北京,香港的經濟地位自然就逐漸下降。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中國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楊光 中共對香港抗爭投鼠忌器,也是怕危及香港「獨立關稅區」的地位 中國政府面對這次的反送中抗爭,顯得相對克制。

促成香港反送中抗爭的背景,以及北京當局處理香港問題的態度,背後有許多複雜的脈絡。平心而論,毀掉香港的經濟地位對中國並沒有好處,造就香港經濟地位下滑的形勢也不全然是中國政府的責任,而是中國整體經濟自由化下的必然結果。

圖為8月4日銅鑼灣衝突現場,示威者向警察照雷射光。相較解嚴前的台灣與改革開放前的中國,香港成為華人世界與歐美自由貿易的最大口岸。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外資投資中國有80%都是以「港資」的名義,這個數字到了2011年已經下滑到60%左右,而且隨著時間還在逐步下滑。在兩次中國國務院港澳辦的官方記者會上,面對媒體提問解放軍是否會出動鎮壓,港澳辦發言人均避重就輕,只暗示會參照《基本法》的相關內容行事。

從今年(2019)年6月開始,香港的「反送中」運動從香港本地的政治議題激化為全球都關注的焦點。但是香港的經濟條件惡化是事實,中國將香港經濟整合進廣東的解方,雖說出發點不一定是惡意,然而看在香港人眼中,就像是中國政府在加速香港經濟地位的沈淪。

對於這個現象雖然各方都有不同的解讀,但我認為最有力的關鍵,應該還是中國政府害怕強力鎮壓,會危及香港獨立關稅區的地位。從示威者的訴求來看,這場抗爭除了要求政府正式撤回「送中條例」,還包括要求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負起政治責任引咎下台,甚至要求北京應該開放香港實施「真普選」。

目前各方都還看不出來這場抗爭會如何收場。從一開始只限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開放對外貿易,逐步開放到中國各省都能與國際市場來往。

抗爭歷經6月初的百萬人遊行、衝擊立法會,到8月初已經發展成罷工以及蔓延全港的街頭游擊戰。(香港中通社提供)中央社 108年8月5日 什麼是「獨立關稅區」? 香港被世界貿易組織列為獨立關稅區,起因於上個世紀1980年代,當時英國政府開始跟中國磋商將香港歸還中國。作為以華人為主的社會,香港比新加坡又更接近中國與台灣的華人市場。在中國自己就能向國際市場開放的形勢下,香港的經濟地位便逐步下降。

所謂的「獨立關稅區」,就是在經濟上被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自6月反送中以來,示威者時常在衝突使用雷射筆照射鎮暴警察眼睛。

中國名義上對香港實行「一國兩制」,事事必稱遵守《基本法》的相關規定,在經濟上也是為了讓世界貿易組織承認香港具有「完全自治」的權力當跨國企業可以繞過香港,直接將「大中華區」總部設置在上海、北京,香港的經濟地位自然就逐漸下降。

在中國自己就能向國際市場開放的形勢下,香港的經濟地位便逐步下降。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外資投資中國有80%都是以「港資」的名義,這個數字到了2011年已經下滑到60%左右,而且隨著時間還在逐步下滑。

(责任编辑:佐田雅志)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